5%年化收益率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不是不可能,在现在这个市场中,确实是存在的。很多大型综合性券商的新客户理财产品,是可以做到这个年化收益率的,而且,风险极低,之所以能达到这个收益率,有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这些证券公司自己贴钱,都是为了吸引客户,从风险角度来说,这类理财产品可以理解成没有风险。
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过这些理财产品对外公布持仓。你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所提供的信息最多只有风险等级和所投资产品的类别。真正的问题其实不在这里,而在于大多数投资者到银行去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所面临的信息不透明。前些年地产行业好的时候当然是无所谓的,可是现在不是呀,于是违约不就很常见了吗?再加上销售渠道的费用通道费用以及相关的中间人费用,地产公司实际支付的利率起码在15%到20%之间。
在债券这个领域收益最高的,毫无疑问是地产债券。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债券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市值会出现波动,第二是可能出现债券的违约。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债券为什么也会亏钱呢?这位老兄能够说出来银行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是买了债券,我觉得这已经是比很多什么都不懂的投资者强多了。首先要声明一点,中低风险不代表没有风险,所以投资出现亏损绝对是正常现象。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过去了,一分钱收益没有,还亏了几十块钱,所以他痛骂银行拿他的钱都去买了什么了,为什么中低风险的还要亏钱?风险等级是R2,也就是中低风险。这位老兄买了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就是几个月期限的那种。刚刚看见一个事儿,我觉得还是挺有普遍意义,和大家聊一聊吧。购买理财产品,最好是确定产品的底层资产,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避免出现一下亏损纠纷。最近股票市场大跌,就是可转债也不能幸免,持有股票资产的理财产品难免受到影响出现净值下跌。
万一某几个月歉收,通常1-2年或2-3年就能补回来,从而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果,一个能跑赢通胀的结果。文章也举例说明理财产品风险来源,股票比例在10%-20%,对增加收成很有帮助,而且受气候影响有限,银行理财投资产品多样化,有的是同业存款,这是最低风险的,接着就是债券投资,三是所谓的固化,也就是投资部分可转债和股票基金等。银行理财需要投资底层资产获得收益,所谓低风险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无风险,只要是投资,不可能百分百的是正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