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还有效吗?放水本来是为了让大家消费买房,结果消费不振,房地产销售低迷,因为大放水带来的利率下行,更是导致了提前还贷,政策起到了反效果。目前看,继续放水似乎不太可行,只能让大家把口袋捂得更紧,现在连最爱消费的年轻人都开始存钱了,还能指望谁去消费?都不消费,放再多的水,也只会导致通缩,或者更准确的说,普通人在缩表,有钱人扩张。
目前的经济体量已经很大,如新能源新基建等等各种各样的产业政策都是局部的,难以解决整体问题。房地产之后,想不出有哪个行业大到足以支撑整个经济体系的快速增长。当然,使经济好起来并不容易。所以,解决问题不能舍本而逐末,首先必须使经济好起来才行。大家不仅资产缩水,而且既赚不到钱也看不到赚钱的前景,些许优惠或补贴能起多大作用?钱少没信心是果而不是因,因是经济形势不好。放水也好鼓励也好,效果不彰并不奇怪,因为用力用错了地方。
如果只是钱少,但人们觉得将来能挣到钱,足够买房子生孩子的后续费用,那么问题也就解决了。确实如此,所以钱少不是唯一原因。有人说以前钱也不是很多,但人们也没少买房子生孩子。钱少不够买房子,钱少不够养孩子。也没什么复杂的,就是钱少。拼命存钱不办事,这是咋了?各地政府出台大量措施,鼓励买房子生孩子,但老百姓好像充耳不闻。放水推动实体经济增长效果有限,反而增加了经济体系的负担。
只有股市能救经济央行发行天量货币,但同时储蓄存款也大量增加,说明发行的货币在外面转了一圈,什么都没干又回到了银行。这就变成了有能力投资的人表现谨慎,不想投资,而有能力消费的人虽然贷了款,并没有用来消费,与初衷是有些违背的。而身边的同事朋友贷款的确实变多了,但也不是拿来消费,而是置换以前的高息贷款。因为发现个问题,我认识的企业主们对于贷款的意愿并不强,他们并不想扩充产能或者新增投资,呈现出防守的态势。但我担心效果不会太好。
现在呢,银行为了完成任务啊,条件比较宽啊,负债高的,没有流水的,单位不能开证明的也能沟通,只要征信两年内没有严重的预期,房子好,基本上都不会被拒债,你说这算不算好消息呢?以前这种房抵消费贷呢,对征信呢,负债流水单位看得特别重。一般单位呢,4.3利率10到20年,只要你在广州有房去申请,几乎都能够给你七成,经营贷卷不动了,开始卷房抵的消费贷了,开始瞄准上了广州的上班族,只要你有单位在这个公务员啊,事业单位啊,医生老师律师,利率直接给你3.9,跟房贷按揭一样。最近又疯了,内卷的特别厉害,什么叫做大放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