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借钱的时候承诺说还钱的时候给多少多少利息,利息呢肯定是比银行稍稍高那么一点点,但在合理范围内,并且借条都写了的,结果还钱的时候吭吭哧哧,别说利息,本金都拖拉的不想还,一再催讨之下,费劲吧啦的把本金讨回来了,可是利息却黑不提白不提了,这样的人品以后还咋打交道,是不是只过这一次招就够了。
1、借款的 利息怎么计算?1。原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款人与借款人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出部分利息的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贷款人返还已支付的利息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最新LPR利率3.85%的4倍计算,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仅为15.4%。扩展信息:1。贷款利息是指贷款人因发放货币资金而从借款人处获得的报酬,也是借款人使用资金必须付出的代价。2.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利息金额与贷款期限内本金金额的比值。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贷款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只能在中国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范围内协商确定。
2、借贷 利息怎么算法律解析: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未约定或者未明确约定利息付款的,应当认定为不付款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贷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关于限制贷款利率的有关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74条,借款人应当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利息。对利息的支付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贷款期限不满一年的,在归还贷款时同时支付;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年年底支付,剩余期限不足一年的,应当随贷款一并支付。
从公式来看,利率主要与利息本金和时间有关。在银行,月利率一般是年化的,年利率表示为百分之几,所以一般来说,贷款利率要在原来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乘以100%。即利率=利息÷本金÷时间段×100%,我国法律对利息的计算有如下规定:(1)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中对利息的支付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认定为不支付。